- 注册时间
- 2011-8-8
- 最后登录
- 2011-8-17
- 阅读权限
- 20
- 积分
- 59
- 精华
- 0
- 帖子
- 10
- 积分
- 59
- 帖子
- 10
|
口吃是儿童常见的一种语言障碍,主要表现在言语不有自主的重复、发音延迟或停顿。在临床上,口吃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多见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据统计,在我国儿童中,口吃的发病率为5%。其中50%~80%的口吃患儿无需治疗即可自愈。
口吃的症状取决于讲话者自身,有不少口吃者,与自己的亲人,如孩子、父母、妻子等讲话不结巴。有些学生自己一人朗读、背诵也不会口吃,而一旦在老师面前背书或者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话,就会张口结舌,说话困难,很多这样的例子,所以基本上口吃的人都是因为精神紧张而口吃的。 儿童因为精神紧张而口吃,如果长期处于口吃紧张状态,口吃就会加重。
儿童在2~4岁时出现口吃现象,这是暂时性口吃,属于正常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慢慢消失。成人不予特别的纠正,因为这无疑是一种强化作用,儿童越注意,越担心,越紧张,就越口吃。,儿童到了幼儿晚期或者学龄初期,儿童若还有口吃现象,则要采取治疗措施,主要采取心理治疗和言语矫正法。
口吃主要不是器质上的问题,而是心理上的问题,所以治疗口吃应从心理入手,针对口吃病人进行矫正的常用方法有:
1、 首句发音法
大多数口吃者,其症状的轻与重决定于第一句话话后的唤气的状态和第一句话的语调。口吃者可以每次自我暗示语:慢些,再慢些“,第一句话讲得语调平缓,这样将对后面的语言表达产生有利的影响。讲话时尽可能保持平稳,不要急躁。
2、发音纠正法 |
|